怎樣設計山區(qū)風電場道路?
山區(qū)風電場道路設計要結合地形地質條件,滿足風電場建設運輸需求,符合各項政策要求,不能突破用地面積,還要控制投資。因此需要認真研究比選方案,技術含量較高。為此,我們請教了多名設計專家,結合規(guī)范要求,總結了山地風電場道路設計要點。具體如下:
1.地形測量要準確。路線初步確定后,應按照1:500或1:1000大比例尺測量地形,盡量做到地形測量準確。如采用無人機測量地形,應進行人工現(xiàn)場復核。
2.主要設計人員應赴現(xiàn)場進行踏勘,充分了解現(xiàn)場情況,合理確定道路設計方案。
3.主干道車道寬度不應低于4.5m,路基寬度不應低于5.5m。支線道路車道寬度不應低于4m,路基寬度不應低于4.5m。應在視線較好、道路平順路段設置會車點,會車點間距不宜大于500m。
4.道路平面線型應連續(xù)、均衡,與地形相適應。道路轉彎半徑不應小于25m。轉彎段外車道應設置不大于4%的超高,轉彎段內側應進行加寬。
5.道路中間應設置路拱便于排水。路拱橫坡不宜小于2%,不宜大于4%。
6.主干道最大上坡坡度不宜大于15%,下坡坡度不宜大于12%。支線道路最大上坡坡度不宜大于18%,下坡坡度不宜大于15%。坡度無法滿足時可采取澆筑混凝土路面、采取車輛牽引等措施滿足大件運輸需要。
7.同一路段急轉彎不應與大坡度組合疊加。路面轉彎半徑小且轉彎超過90°時,縱向坡度不應大于8%。
8.邊坡開挖、填筑均應分級,每級不超過10m,上下邊坡之間應設置馬道,馬道寬度不少于1m。
9.巖石挖方邊坡坡比不應超過1:0.3,土方開挖邊坡坡比不應超過1:1。石方回填路基邊坡坡比不應超過1:1.3。土方回填路基邊坡坡比不應超過1:1.5。
10.應根據當?shù)匾蠹绊椖考夹g經濟條件確定路面型式。
11.應因地制宜,采取合理措施對邊坡進行支護。上邊坡宜采取護腳墻、網格梁等支護措施。下邊坡宜根據情況采取漿砌石重力擋墻、路肩墻、干砌石、鉛絲籠等方式支護。
12.挖方邊坡開口線2m處應設置截水天溝,并將匯水引至附近沖溝。挖方路段在路線的兩側,填方路段在道路內側應設置排水溝,排水溝底部縱坡與道路一致,且不小于0.3%。排水溝、截水溝底部寬度、高度均不小于0.4m。排水溝、截水溝長度超過100m時,應設置落水井、過路涵管,或路面橫向截水溝、邊坡急流槽,將匯水引至附近沖溝。邊坡排水溝、急流槽不應設置在填方路段。
13.道路設計、排水設施設計應考慮集電線路電纜、通信光纖的布置。
14.宜選用當?shù)貥浞N、草種對邊坡、路肩進行綠化。應合理選擇渣場位置,渣場容量應滿足施工棄渣需要。
15.交叉路口、視距較短、急轉彎、陡坡、高路堤、地形險峻等部位應設立警示標志、凸鏡等安全設施。路側有懸崖、深谷、水域、鐵塔時應設置護欄、防撞墩等設施。
林業(yè)調查規(guī)劃設計
全過程工程咨詢
碩鑫咨詢服務號